阳新法院青年干警共话人工智能赋能,探索智慧司法新实践
2月17日,阳新法院向晓社举办人工智能与审判工作融合应用研讨会,围绕“人工智能与司法实践融合”主题展开深入交流。十余名青年干警结合工作实际,分享AI技术应用经验,探讨如何借力人工智能提升审判质效。阳新法院党组成员、副院长李珊珊主持活动,党组书记、代理院长刘海军全程参与并作指导讲话。
活动中,干警们立足审判执行、文书撰写、案例检索等场景,畅谈使用DeepSeek、豆包、法信等人工智能工具的心得。大家从不同角度出发,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法律文书撰写、案例检索、数据分析等工作环节中的应用优势与挑战。部分干警还分享了AI辅助生成法律文书模板、智能提取案件关键信息等操作,展现AI对简化重复性工作、提升办案效率的显著作用。 刘海军指出,此次活动既是向晓社品牌建设的生动实践,也是落实“干部素质提升年”的重要举措。他强调,要持续将社团打造为“业务研讨平台、兴趣交流平台、素质提升平台”,通过常态化开展跨部门、跨领域交流,全面提升干警综合素养和团队凝聚力,为法院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。 针对青年干警成长,刘海军提出三点要求:一是强化“提问力”,将工作中遇到的“疑难杂症”精准转化为问题,准确提出问题,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提供解答思路,切实解决问题;二是提升“总结力”,借鉴人工智能工具思维模式,通过类案归纳、要件拆解锤炼法律适用能力,进一步提升总结案件争议焦点的能力;三是修炼“甄别力”,既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,又需建立风险防范意识,确保人工智能应用符合司法规律和伦理规范。 此次向晓社活动,为青年干警提供了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,加深了干警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与应用,标志着阳新法院在智慧法院建设中迈出创新步伐。干警们纷纷表示,将把研讨成果转化为实践动能,在严守审判质量底线的前提下,探索“人工+智能”协同模式,让科技更好服务于司法为民、公正司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