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年欠款“躲”不掉!阳新法院交叉执行破僵局促执结

来源: 研究室 时间:2025-07-30 08:52:07


“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钱,太感谢你们了!”7月29日,申请执行人赵某池收到阳新法院执行干警转交的2.4万元执行款时,情绪激动。这起拖欠近7年的货款纠纷,在交叉执行机制下画上句号。


生活困难,7年欠款难追回


2018年4月,赵某池为被执行人吕某林、吕某权的自建房提供价值3.5万元的水泥、钢筋等建筑材料,吕某林等2人在支付了1万元预付款后,以“经济困难”为由拖欠2.5万元余款。赵某池多次催讨无果,遂起诉到法院,请求吕某林等2人支付余款2.5万元。今年2月,大冶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吕某林支付剩余货款,但吕某林始终未给付。

今年6月,该案通过交叉执行机制,移交至阳新法院开展执行工作。该院执行干警经调查得知,近年来,赵某池夫妻2人因患病需长期服药、去往医院治疗,医疗费用较大,且因病放弃了经营的生意,失去了稳定收入来源,经济十分困难。同时,阳新法院执行干警通过线上查控发现,吕某林有一定收入来源,具备履行能力,但吕某林一直躲避执行,电话不接、住址难找,执行干警始终无法联系到被执行人。


锁定线索,“躲猫猫”终被破局


7月29日上午,执行干警得知吕某林名下被查封的车辆停在家中,立即组织人手前往,欲将车辆扣押至法院,督促其筹钱一次性将案件执结。可到达现场后,吕某林还是老一套说辞,拒不筹钱偿还欠款,亦不配合移交财产。

面对僵局,执行干警果断向吕某林出示拘留决定书。眼看自己即将被拘留,吕某林终于松口,表示要与家人商量筹钱还款。经过协商,赵某池放弃1000元欠款,吕某林当场给付2.4万元现金,案件顺利执结。

下一步,阳新法院将持续发挥交叉执行机制优势,针对规避执行行为出实招、下硬功,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,以高效执行彰显司法权威。